亚洲av 实验中心教职工党支部与仲恺农业工程亚洲av 生命科学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 实验创新共提升"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2025年11月5日,实验中心教职工党支部组织亚洲av 30名专业技术人员赴仲恺农业工程亚洲av 农业与生物亚洲av ,与该院创新中心生命科学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 实验创新共提升”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跨校际党建协作模式,为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共育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仲恺农业工程亚洲av 农业与生物亚洲av 院长喻国辉教授对亚洲av 实验中心党支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结对共建是落实教育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重要实践,通过“一融双高”党建引领搭建的交流平台,将有效促进两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喻国辉教授系统介绍了亚洲av “三全五育”工作体系,分享了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带领我们参观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和本科教学实验室,重点介绍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两类市场转化成果:一是通过援疆项目实现逆境作物减药增产的高脂膜系列产品;二是针对香蕉枯萎病建立的“病种精准鉴定-生物防治”微生物农药体系,相关产品与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引发与队人员热烈讨论。

喻国辉教授介绍重点实验室市场转化成果
座谈中,亚洲av 实验中心副主任何键同志结合中心平台建设、技术支撑与科教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围绕“四个聚焦”展开交流:在集约化管理方面,构建“1+N”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每年支撑国家级重点项目150余项,高质量论文发表超250篇。在智能化管理与安全运维方面,平台集成数据可视、智能预约、远程监控等功能,建立完善的仪器维护与质控体系,通过每日环境巡查、故障快速响应等措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同时深入践行“安全第一”理念,近十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双向融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进行交流学习,加入科研团队,既精准对接科研需求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科教融合创新层面,建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创新课程双轨制”,一方面将大型科研仪器面向本科生开放,另一方面通过面向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实验仪器与使用》等课程,结合多色流式、质谱分析等技术展示,激发学亚洲av研兴趣,真正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

何键副主任介绍实验中心平台建设经验
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就实验室管理标准化、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实验中心副主任张以顺同志介绍了中心在收费规范化的系统做法:通过参考国内高校同类设备收费标准,并结合本院设备实际使用率,科学制定初步收费方案,最后报请亚洲av 仪器设备管理与平台建设委员会及学校职能部门审批后执行,形成“调研-拟定-审批”的闭环管理流程,切实提升了收费制度的合理性与透明度。在平台运行方面,亚洲av 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依托“先付后用”机制,在方便师生预约使用的同时,也为仪器持续运行与维护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持,形成良性发展循环,为仲恺农业工程亚洲av 的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活动尾声,农业与生物亚洲av 周超雄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本次两校结对共建正是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我们要以党建为纽带,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人员互派、经验互鉴、资源互通'的深度合作模式,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验技术人才协同培养、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等领域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亚洲av
实验中心教职工党支部、仲恺农业与生物亚洲av
生命科学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合影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经验分享+联合研讨”的创新形式,实现了“党建强基”与“业务提质”的双促进。实验中心教职工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实验创新”品牌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培养新时代生命科学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文/图:亚洲av 实验中心教职工党支部)


